壯哉!深海囤起“藍色糧倉”
2.6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1038公里的仙境海岸,激蕩著煙臺向海圖強的雄心壯志!
全面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國家農業農村部和鄉村振興局列出13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重點產業和領域,推進海洋牧場和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建設入列第一方陣。
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大市,煙臺目標明確:到2022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占GDP的31%以上,突破發展現代漁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
走向深藍,耕海牧漁。
今年6月到8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型深海智能網箱平臺“經海001號”到“經海003號”陸續在長島海域投用,激活煙臺乃至中國北方漁業養殖一池春水。
一條魚,一個產業鏈。“百箱計劃”實施單位——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正帶動著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由養殖捕撈向深遠海智能養殖、全產業鏈轉型發展,助力廣大漁民走上致富路、鄉村走上振興路。
波濤奏頌,海闊天空。
在遠離近岸的廣袤大海上,“經海系列”亞洲最大的首批量產型深海智能網箱平臺宛如一個個“海中城堡”,囤起了一座座“藍色糧倉”!
探秘 “藍色糧倉”
——從灣區到深海,養殖換了底色
9月1日早8點,記者進入距離長島南隍城島約6海里(1海里=1.852公里)的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確權牧場。亞洲最大首批量產型深海智能網箱平臺——“經海001號”“經海002號”“經海003號”,呈“品”字形分立黃海海面,之間相距約3公里。
“大漁帶小漁”
——從靠天吃飯到上門幫扶,漁民換了活法
采訪的下一站,長島南隍城島。同行的經海漁業綜合事業部工程師祝凱熱情地聊起了黑鲪——
“黑鲪學名叫許氏平鮋,俗稱黑魚、黑頭,耐低溫、生長快、抗病強,是北方沿海網箱養殖的主要品種。這種魚肉質鮮美,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可預防貧血,更被視為產后女性滋補上品……”
“在長島乃至北方濱海,黑鲪的育苗、養殖是很多漁民的重要生計。經海漁業作為‘百箱計劃’的實施單位,首個養殖品種選擇黑鲪不但考慮了市場因素,還有著‘大漁帶小漁’,幫助鄉鎮振興和助力傳統漁業轉型升級的深層考量……”
在離岸數百米的南隍城島灣區,分布著連片的小網箱,漁民開著機動船正歡快地忙碌著。
到達碼頭,南隍城島的漁民熱情地跟經海漁業的工作人員打著招呼,可以看出他們早已是老熟人了。祝凱笑著解釋:“我們是‘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戶’模式,從采小魚苗到指導養殖再到收購成品苗,我們跟這些漁民見面的次數比家人都多!”
熱情健談的葛茂武,是人群中一位有文化味兒的漁民。他告訴記者:“我干養殖二十多年了,這些年養黑魚,感覺灣區養殖正進入低谷。內灣流水少、污染源多、養分少,魚的死亡率就高。養殖黑魚,三年才能養到一斤多,各種不可控風險還有很多,基本上是靠天吃飯!”
“去年,我們南隍城成立了漁民合作社,牽頭與經海漁業合作。經海漁業的技術人員指導我們采購合格的幼魚苗,在養殖過程中免費提供技術指導,養到半斤左右成品魚苗,只要檢驗合格,經海就打包收走了。”
“這縮短了養殖周期,降低了風險,免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而且,經海的收購價一般比市場價高一兩元,整網收,對魚的傷害少。粗略算筆賬,7月剛收走這批,一個網箱兩萬尾,5兩的成品苗,25元一斤,就是25萬元。五個網箱,一下就是100多萬的毛收入!”
可以看出,葛茂武對于經海漁業的助力鄉村振興舉措感情很深:“經海‘百箱計劃’來了,漁民都看到了盼頭!現在捕撈業不好過,長島好多漁民如今也開始轉型養黑魚苗了。”
他的話也引來周圍人的贊許。一位漁民也感慨地說:“我這輩子忘不了經海漁業科研事業部的曹學斌、牛志斌兩位老師,魚苗遭受了病害,他們馬上趕過來幫扶指導。還連線中國海洋大學、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一起找到病因對癥下藥。要擱在以前,我一個老漁民到哪里也請不到這么厲害的專家啊。”
南隍城鄉黨委書記、鄉長劉國明告訴記者,不但南隍城島,包括大欽島、小欽島等長島多地都與經海漁業形成合作關系。漁民告別了以往分散經營、養殖品種和密度上無科學論證,盲目跟風的弊端,避免了灣區海域生態環境繼續惡化,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之路。
這不僅僅是養殖模式的轉換,更是漁民觀念的更新。
劉國明說,“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戶”模式受益者絕不僅是長島一隅。經海漁業“百箱計劃”也帶動了省內其他濱海城市漁民的黑鲪育苗業,帶動更多漁民帶上了致富路。
不只是深海養魚
——從一條魚到一個產業鏈,未來前景可期
煙臺,海洋面積是陸地面積的兩倍。海洋為煙臺打開了想象的空間,帶來高質量發展的無限機遇。
今年5月中旬,在煙臺舉行“首屆中國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首期深遠海養殖探索與實踐高級研修班”期間,多位院士、專家指出:過去20年,水產養殖是世界范圍食品領域增長最快的行業,是國民的“藍色糧倉”。推動海水養殖是從近海沿岸向深遠海擴展,潛力巨大。
煙臺是國家海洋牧場示范城市,“百箱計劃”是亞洲最大的海洋牧場建造項目,也是煙臺耕海牧漁、經略海洋的重要載體。經海漁業服務鄉村振興,帶動的絕不只是育苗業,還擔負著布局總部辦公、高端研發、精深加工、展示交易和冷鏈物流等產業鏈條,帶動海洋高端傳感器、特種裝備、海洋大數據、海洋生物醫藥等項目配套聚集的使命。
一條魚,一個產業鏈。
經海漁業總經理郭福元介紹,深海網箱在適養魚類黑鲪、花鱸之外,將輔以海面藻類種植和海底貝類底播,在周邊海域造礁進行海參等海珍養殖,形成生態化、立體化養殖模式。
郭福元表示,通過規模化生產,將帶動工程技術、生物技術、水產養殖、加工處理、冷鏈運輸等海洋漁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實現從深海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運營。下月,“經海001號”將進入養殖黑鲪魚捕撈季,接著很快又將進入又一個養殖周期。
海浪奔涌,其勢已成。
今后,經海漁業將重點打造集智能網箱養殖、全鏈條產業園區建設、人文旅游于一體,“陸-海-島”全方位發展模式,實現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未來,“百箱計劃”將帶動千箱萬箱,以海洋蛋白為核心產品,帶動全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集聚,觸發萬億級產業鏈。條件成熟時,擬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復制推廣,前景可期!